“正前方準備左轉”“行人識別穩定,避讓行人,直行”……在北京的一個自動駕駛測試園區,李鶴坐著駕駛員位置,雙手虛握著方向盤,“駕駛”著一輛橘紅色戴“旋轉帽”的自動駕駛測試車。他的朋友坐著副駕駛位置上,時而望著正前方,時而盯著腿上的電腦,不停地口述著實時路況。今年33歲的李鶴曾經是一位公交司機,在北京海淀1條固定的路線,開過近3年。如今,他供職于滴滴自動駕駛公司,從事自動駕駛測試安全員工作中。自動駕駛測試安全員是一份全新的職業。2018年,李鶴加入的時候,全國從事自動駕駛測試工作中的人員還不足千人。滴滴自動駕駛公司CEO張博介紹,自動駕駛測試安全員有兩項主要任務。首先是保證行駛安全,遇到緊急情況,安全員隨時接管方向盤,因此 坐著正駕駛位置的安全員要目測正前方,同時雙手虛握方向盤。“其次是要對自動駕駛系統在真實實時路況的反映作出評定和反饋?!睆埐┱f,這就要求坐著副駕駛位置的安全員手拿筆記本電腦,因為安全員隨時要對自動駕駛系統的反應能力“打分”,同時還要把實時路況口述給正駕駛位置的安全員。若載客測試,副駕駛安全員還需用引導乘客熟悉自動駕駛車輛的車內環境及其恰當開啟訂單的行程。在測試場,李鶴和同事要測試紅綠燈、十字路口、行人闖入車道等各種場景,測試、記錄、反饋……讓自動駕駛車輛更智能、更舒適。時光倒回3年前。李鶴每天駕駛著333路公交車從安寧莊到西苑,往返4趟。令他羨慕的西二旗“碼農”是車上的???,李鶴一直期待著跟她們一同工作中。李鶴的妻子也在公交公司上班,遇到堵車或者節假日加班,夫妻二人經常到凌晨一點才能到家。妻子認為長期這樣起早貪黑無法照顧孩子,因此李鶴萌生了換工作的念頭。李鶴在招聘網站無意間刷到滴滴自動駕駛公司招自動駕駛測試員,那時候一見到“高大上”的職位名稱,就認為自已不滿足條件,也沒太細看。隔天再度打開手機,尋找任職要求,他發覺自己的標準能夠達到。李鶴還記得,離職以前,他去征求一位朋友的意見。朋友潑了一碗冷水:“自動駕駛靠譜嗎?”李鶴有些猶豫。30而立,假如再不試著超越自我,之后有機會嗎?開過3年公交車后,他決策走入新科技領域、互聯網公司,去嶄新的領域拼一拼。在滴滴出行北京總部參加了幾輪筆試、面試后,他被錄取了。第2周,他就被派往蘇州培訓。成功通過安全員培訓考試,他變成北京較早的一批“持證”安全員。在朋友眼中,大伙兒都是“老司機”。殊不知,加入后她們仍然需用
來源: 新華社